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市场交换的要素及"万能与不能"的经济意义

前文:
单一价值衡量标准和市场万能之市场即物流与自由流通
讨论了市场自主交换中的必须要素:
1)交换人自主评估的单一的价值衡量标准;由交换人交换价值;
2) 交换人自主评估的替代要素可选择性;
3)不受干扰的物流满足经(1,2)项价值评估最高的要素替代;

这样完成的交换,即不受干扰的市场物流流通、交换过程,只要人权自主的交换不受干扰,市场必然是万能的。因为,市场之所以为市场,是因为它必然可以满足了最大的价值评估的要素替换需要。换言之,计划经济干预了价值和要素的所有人评估过程、和权利,也就必然地导致资源价值的损耗。此时,我们已经可以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资源价值的损耗”差额中,看到了《黄宗羲定律》,正在徐徐张开它吞噬民众的血盆大口。黄宗羲定律,只不过是《人权经济学》抽象模型逻辑演绎的必然结论。市场流通要素的价值意义上的分析,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证明了人权效益的帕累托改进累积。 

市场是万能的吗?这要看“万”是在什么框架范围内!最起码,市场交换的人权自主选择,不应该受到任何干扰。其次,社会竞争的范围内,市场不能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这是市场不能的地方。社会保障,本来就不是市场功能的要素对象。这时侯, 政府必须以自然人授权服务单位的角色,作为社会服务商成为一个价值交换体,购买社会保障保证自然人权的基本生存,保留人权单位的 基本的经济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人权经济学必须在进化论以外添加一条人权断言的原因。

即使是这样,也只是说,在没有“政府角色的保障下”,市场不能达到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保护所有参与人的人权单位的最基本价值。而在扩大的自然人授权的社会 服务单位政府范围内,市场仍然是万能的。在《罗马共和国里的黄宗羲定律民主进程及内战》一文中,笔者将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权断言在社会进化中的积极意义, 是因为工业革命后的生产过剩。

对于茅于轼红线粮食的问题,笔者认同红线至少应该包括自然森林,浅滩 ,滩涂,植被,耕地,草地;总之,用更大范围的植被红线,取代耕地红线。合并环保和国土局的功能,让其中三分二的公务员下海。耕红红线的背后,其实是自然 保护才是合理的理由。将“自然保护”的功能从炒卖土地的“国土部局”中剥离出来,审批土地的国土局,可以和文革一起,进历史博物馆了。

但是,这仍然不是农村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自然环境”的部分解决方案。农村的解决方案的核心,不在于红线,仍然在于放开农产品价格,社会保障贫民基本用粮,令农村生产要素替换评估,市场,恢复正常;————市场是万能的!

由于市场参与者实力的差异,总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强买强卖”,却不一定是专治权力的结果。无疑,它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就是传说中,市场不是万能的真正的“话源地”。专治制度,实际上就是对这种自然发生的小范围内的强买强卖的监管机制。可惜,很多人忘记了,监管,是有成本的。 所以,“市场不是万能的”,真正的表述是,市场完全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交换的过程中,会因为交易者强弱的马太效应,会有强者干扰弱者选择权自由的市场损耗的 发生。它是进化论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人权断言,民主宪政,法制社会,社会保障,以及社会财富重分配的税收政策;甚至于专治制度的存在意义,都是因应这一 现象。

茅于轼有一句话很“雷人”,中国贪污腐败的成本是一年五千亿,不算多。如果从“监管是有成本的”却理解,这句话并不在“不算多”上,而是它是否只有五千 亿?依笔者标准看,数量应该是五万亿!(和税收几乎相当?),中国的税收比例,光是税务部明收的“五万亿”吗?撇开数字差距,茅于轼的话并没有错:如果监 管成本超出了市场本身存在的“强买强卖”的成本,监管就不值得维持。专治制度的监管,实际上是用大的不公平,转换了小的不公平,而由专治制度利益者,得到了其中的差额

不错!专治制度就是为了监管而存在的。暴君昏君就是监管不可控的成本表现之一民主宪政的社会并不是消除腐败,而是要保证让监管的成本,始终小于腐败本身在市场上造成的代价因此,无私党及极左无私者,希望“加强无私的监管”减少腐败造成的社会成本,根本上就是白痴者的梦讫。他们没有算上监管的成本!专治政府监管无法消除腐败,更不能一直保证((监管成本+残存腐败成本)>原有腐败成本),就是茅于轼反对一切红线的理论基础。实际上,也就是反对专治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

(请反复阅读上述段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