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单一价值衡量标准和市场即物流

留言里很难说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所以笔者很少在留言里回复。但是,会在留言中找新博文写作的切入点。很多问题,笔者是很清楚的,但是,怎么能够让博友也了解来龙去脉呢?注意,是“来龙去脉”,“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是笔者这样的匿名的博客,能够抵制各路诡辩高手的唯一招数。而有一部分朋友是真的是要讨论的。

股市楼市人人都赚钱,到底赚了谁的钱》一文中,有博友对名义价格×流动性比率(变现概率)=货币价值的公式留言:“把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与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混淆在一起”,沉入水底前,恰好让笔者看到了。这位博友显然引入了笔者体系外概念“经济学以外的价值”。实际上,笔者在体系内从来没有谈及经济学以外的价值概念。如果读到本博的有关文物价值的,就知道,笔者体系内根本不可以容许双义同名的定义词。————价值只有一种,全部体现为货币价值。否则就没有意义,即使是生命本身,也是有货币价值的,由病人本身的支付能力(含保险),再加上社会保障能够提供的平均份额(含保险)的总和。《所以“我的生命无价”,其实是向他人社会的要价》。连生命尚且如此,枉论其他。

这样,“不惜任何代价”,(即绝对的价值观,或绝对的道德观),就不可以在本博的理论体系里存在。价值只有一种定义;另外就是弗里德曼指出的,可确定的概率,和不确定性的总和。这样,就构成了经济学的支柱:单一价值指标的要素衡量,通过《市场自由交换作为万能标尺》的信号表达出来,帮助价值交换者达成准确要素替代。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必须排除道德的他方干扰,不允许存在双重价值标准。

另一位博友留言:“外汇储备是不是可以全部买入物资”。答案是不可以!这就是中国尴尬的地方。因为,美联储是有可能回收美元的!因此,如果中国不买物资,美联储会注入美元流动性;等到中国大量购买石油甚至全仓时,美联储只需要回收流动性,中国就会套在天价上。所以笔者觉得,购置储备物资,只能是三分一到半仓。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了美国财政的人质。但是,回购物资抵销外汇储备在人民币资产项目上的负债,消除外汇储备造成的通胀压力,这个目标是不能改变。任何移离这个目标的外汇方案,肯定是卖国的瞎折腾。只不过,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太线性,掌握起博羿的节奏。

还有一位博友关于茅于轼粮食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的留言,“流通的核心就是供需;掌握了供需,就掌握了流通”;“粮食安全本质上是粮食物流的安全”,这样的总结笔者就做不来。它很好地表达了,市场为什么是万能的?为什么市场是经济学的万能标尺?因为,市场,就是物流能够正常流通的代名词。这是一个自证逻辑,必然正确。如同健康(相当于市场),活着没病就是万能的。

中国人中庸的文化观,不容易习惯科学断然的结论。对“市场万能”的反对是本能的,不是因为有进一步的理由,只是因为有一个“万”字。很朴素,却是错误的反对。固然,可以争辩,“没病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夺取奥运冠军”,但是,就健康而言,活着没病就是万能的,显然没有错。对于市场,同样是如此。“市场不是万能的”,只不过是计划经济者(其实是权力专断迷恋者)的狡辩、强辩而已。今天所谓的“市场不是万能的”证据,都是市场正常流通被干预后,以及,政府社会保障责任被逃避后的结果。后者,其实也是正常流通被干预的一种形式:社会以税收的形式购买的社会保障,不见了!或,不适当地扶植垄断企业了!象,中美的大萧条。而象次贷危机,假如不是美国有两房这样近似于国企的住房福利性的企业无限制为房贷注入流动性,会有次贷危机出现吗?

"市场即流通",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笔者打算借此澄清关于茅于轼粮食流通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条件的问题。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